大學生,這個寒假你回家過年嗎?
中新網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 馬海燕)“學校已經放假了,要求本科生必須離校,研究生確有實驗、論文要求在校的,可以寒假留校。”北京一所重點高校的學生小唐說。
但與此相應,老家需要北京回去的學生居家隔離14天,如果從老家回來再隔離14天,基本上一個寒假就泡湯了。回家也不太可能走親訪友,還影響親友上門團聚,家在山西的博士小田選擇了不回家。

回,還是不回,這是一個難題
“非必要不返鄉”“非必要不留校”,這個寒假對大學生尤其是中高風險地區的大學生來說成了一個難題。
此前媒體報道,石家莊實施管控措施后,由于正值高校寒假時間,部分大學生被迫滯留無法返鄉。與此同時,從外地回石家莊的大學生,也面臨回家難的問題。學校放假后不允許留校,到石家莊后又沒法轉車,不少學生只能四處借宿,或另想辦法。
近日又有媒體報道,在“非必要不返鄉”“非必要不留校”“有必要可留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花式放假令”下,到底回不回家過年,成了不少中部省份大學生的鬧心事。很多高校的“非必要不留校”政策,讓部分學生陷入“想回不能回”“想留留不下”的尷尬。
“非必要不返鄉”本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減少人群流動,也就降低了疾病傳播風險。全國已有多地倡議就地過年。為了讓更多人選擇留下,有的地方、企業給留在當地過年的“打工人”發紅包。而大學生可能是最尷尬的群體,留在當地過年,既要忍受孤獨,還要面臨無地可住的難題;歷盡艱辛回家過年,如果外出打工的父母都不回家,回去也是孤獨。
也是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非必要不留校”是不少中低風險地區高校的放假舉措。分批次放假、原則上非必要不留校、離校后未接到通知不得自行返校,是很多學校今年的放假規定。很多學生尤其是面臨找工作的畢業學年的學生害怕離校后因為疫情原因回不來,選擇不回家,這在往年不是問題的問題今年就凸顯出來。
“非必要不留校”不應一刀切
當然學生盡量離校,有利于學校管理,意味著學校將承擔較小風險。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是回不了家,也回不了學校,只能選擇就地住酒店,增加經濟成本不說還將增加防疫風險。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其實,高校放假讓學生回家過年,和各地倡導的“就地過年”并不一致,高校應該歡迎學生留校不回家,而不是讓他們都回家。“對于目前還沒有返鄉的大學生,應該要求大學生所在高校允許大學生留校不回家,妥善安排他們的寒假生活,不能‘一刀切’要求所有學生放假必須離校‘一放了之’。”
“非必要不留校”不應一刀切,是因為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不同,有的可能不適宜從中高風險地區回去,有的家鄉可能是中高風險地區也不適宜回家,有的可能有就業、學業需求,有的有家庭經濟因素等考量,學校不能因為自身管理方便而強行要求一律留校、一律不許外出或者一律不許留校。應當在充分告知學生風險和后果、學生服從留校紀律前提下,讓學生自主選擇住校還是不住校,而不是“按照防疫要求”把學生統統攆出校園。
誠然,學生放假不離校,會給學校增加帶來防疫難題。比如需要有老師關注學生健康、安全,還有食堂、宿舍、教室等都增加了工作量。但學生出門在外,學校就是他們的家,遇到特殊情況,“母校”又豈能一推了之?
疫情防控不能只“自掃門前雪”
記者采訪發現,北京的一些高校已經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變化,采取了更為靈活的政策。有的學校安排了定點發送到機場、火車站的班車,盡量減少旅途風險;有的允許還沒回鄉的學生留在學校,同時做好后勤服務和疫情防控。
解決寒假學校學生“去留問題”并不難,至少不會比去年更難。讓有條件的學生能有辦法回家過年;讓留校的學生得到學校合理關照,至少有宿舍可住;如有可能,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還應對學校、學生給予支持。
熊丙奇說,疫情防控不能只“自掃門前雪”,還是要各方合力解決大學生有校難回、有家難歸的尷尬。(完)
- 專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國內新聞精選:
- 2021年01月25日 16:43:56
- 2021年01月25日 11:00:05
- 2021年01月25日 09:57:10
- 2021年01月25日 09:28:49
- 2021年01月25日 08:50:51
- 2021年01月25日 07:24:09
- 2021年01月25日 07:20:05
- 2021年01月25日 07:15:01
- 2021年01月25日 07:06:58
- 2021年01月25日 06:16:57